1)第225章 处理琐事后_抱上鱼尾巴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无弹窗,更新快,免费阅读!

  池渊度过了他自打出生以来,最痛苦的一段日子。

  每天起床,想的都是中文和日语,每晚睡觉,都要听小人鱼的在脑海中把今天的知识点过一遍。

  他向于归洋抱怨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疲惫过,不是身体上的疲惫,而是心灵的疲惫。

  于归洋却告诉他“在中国,所有七岁到十八岁正在上学的小孩,都要经历你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。他们不仅要学语文和外语,还有其他不同的学科。”

  池渊愣了好一会儿,才嗫喏道“人类幼崽也太惨了吧”

  “所以说,只用学习两个科目的你,已经非常幸运了。”于归洋总结道。

  池渊被他一顿忽悠,也收起了自己的小情绪,更加认真地学习两种语言。

  虽然比不上于归洋的进度,但也还算可以了。

  两个月后,于归洋已经基本掌握了口语中常用的日语。

  此时正值八月中旬,怀孕的雌人鱼们也陆续生下了人鱼幼崽。得益于妇产科医生们的悉心照料,人鱼幼崽无一夭折,母鱼也平平安安。

  这对于人鱼而言简直是神迹。

  大自然对众生是公平的,譬如人类,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,却要经过十月怀胎才能诞生新的生命。而生产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,对于女性而言不亚于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。

  于归洋心想,大自然大概也没想到,人类会发展得那么快。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,生育已经不再是影响出生率的最大难题,反倒是人类的思想,成为了制约生育的最重要因素。

  有时候他都要怀疑,大自然是不是也考虑到了这一点,当人类社会的文明继续发展,人类就会不再像以前那样将繁衍视作头等大事,进而降低出生率,维持生态平衡。

  但不论如何,人类苦于繁衍久矣,在漫长的岁月里,生育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。

  人鱼也是如此,比较好的是人鱼的体质强悍,母鱼在生产之后伤口会迅速愈合,死亡率也没有人类那么高。

  但受孕条件的苛刻、生产难度的制衡,让人鱼的数量很难有突破性的提升。

  显然,这一次新生的近百条人鱼幼崽,已然是历史性的突破。

  这不单单是因为于归洋种鱼计划的推波助澜,还有经验老道的妇产科医生全程守护,以及国家的鼎力支持。

  在这物产丰富的南沙群岛海域,人鱼不用为了食物而奔波,人鱼幼崽的成活率自然就上来了。

  于归洋每天都会花一点时间,陪这些小宝贝玩上一会儿,劳逸结合。

  看到他们稚嫩的、肉乎乎的脸蛋,再多的疲劳都被冲淡,要是他们愿意笑一笑,那他整天的心情都会很好。

  可惜池渊没有这样的好运气,他压根没有时间休息。

  于归洋感叹了一番知识改变命运,便和小宝贝们道别。

  总不能为了新欢,冷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